據(jù)貨代透露,為應(yīng)對運價下滑,船公司采取了兩種主要策略:一是減班控艙以減少供給,二是全面取消特惠價。這些措施已顯現(xiàn)出成效,歐洲、地中海、美西航線的運價跌勢明顯收斂。特別是美西線,頻頻傳出滿艙情況,成功守住了運價。然而,美東航線的跌幅卻擴大了逾10%,成為唯一跌幅擴大的航線。與此同時,波斯灣、澳洲等次要航線的運價則有所上漲。
貨代進一步指出,本周運價接近平盤主要得益于船公司的減班控艙策略。預(yù)計月底前,美東航線還將進一步減班,這有望穩(wěn)住運價并為11月的漲價創(chuàng)造有利條件。
盡管市場已進入淡季,運價易跌難漲,但船公司仍在積極控艙以穩(wěn)住運價。本周,除了波斯灣與澳洲運價分別上漲21%和3.05%外,東南亞航線也迎來了旺季,運價上漲了7.97%。
值得注意的是,明年農(nóng)歷年假較早,定于1月底。多家船公司預(yù)測,年前備貨有望從11月開始釋放。只要貨量足夠,包括歐洲、美西航線等在內(nèi)的運價都有可能上漲。已有船公司宣布將于11月1日提高運價,但具體漲幅和能否成功上漲仍需觀察。
此外,黃金周長假后本周出口貨量開始略有回升,船舶大量減班,市場需求降低,有消息稱,11月初可能會加征附加費。近日,多家船公司也開始陸續(xù)宣布將提高GRI(綜合費率上漲附加費),40尺柜約加收1000美元到1500美元,按當(dāng)前運價推算,漲幅至少為20%。
近期,美西線頻頻傳出滿艙情況,被視為有機會上漲運價。包括達飛、中遠海運等在內(nèi)的船公司已通知將于11月1日提高每40尺柜運價約1200~1500美元。然而,MSC、馬士基等船公司尚未公布漲價計劃。對于美東航線,由于運價跌幅較大,業(yè)界將密切關(guān)注下一周貨量的變化。市場傳出消息稱,10月底前美東航線將加碼減班以穩(wěn)住運價,為11月的漲價創(chuàng)造有利條件。
總的來說,歐美主要航線目前處于震蕩整理階段,而波斯灣、澳洲等次要航線以及東南亞航線則呈現(xiàn)出上漲趨勢。船公司正在通過減班控艙和取消特惠價等措施來應(yīng)對運價下滑的挑戰(zhàn),并期待通過調(diào)整貨量和運價策略來實現(xiàn)盈利。
業(yè)內(nèi)人士預(yù)計,本月底前,市場運價預(yù)計不會有顯著波動。至于11月歐美航線的漲價計劃能否實現(xiàn)還需再觀察一周以明確。近日,韓國海事研究所所長Kim Min-soo提出,若特朗普再次當(dāng)選美國總統(tǒng),集裝箱運費將面臨更大的壓力。主因是特朗普預(yù)計會重啟保護主義政策,減少進口,特別是跨太平洋航線運費和亞洲內(nèi)部運費將受到較大影響。
SCFI指數(shù)
上海到歐洲線運價1950美元/TEU,下跌90美元,跌幅4.41%;
上海到地中海運價2312美元/TEU,下跌57美元,跌幅2.41%;
上海到美西運價4726美元/FEU,周跌4美元,跌幅0.08%;
上海到美東運價4969美元/FEU,周跌585美元,跌幅10.53%;
波斯灣航線運價1193美元,周漲207美元,漲幅20.99%;
南美航線(桑托斯)運價6235美元,周跌106美元,跌幅1.67%;
澳新航線運價2026美元,周漲60美元,漲幅3.05%;
東南亞線(新加坡)運價420美元,周漲31美元,漲幅7.97%。
遠東到日本關(guān)西、關(guān)東每TEU與前一期持平,遠東到韓國每TEU與前一期持平。
WCI指數(shù)
WCI本周下跌4%,至每大箱3216美元,比2021年9月的疫情峰值10377美元低69%,但比疫情前2019年的平均費率1420美元仍高出126%。
本周上海到熱那亞的運費下跌9%,跌346美元至每大箱3438美元;上海到鹿特丹的運費下降了6%,跌218美元至3373美元;上海到紐約的運費下跌3% ,跌152美元至5609美元;上海到洛杉磯的運價下降了2% ,跌78美元至4941美元。
德路里預(yù)計,未來幾周運價將繼續(xù)小幅下降。